“我希望第一次戀愛的男生要高大帥氣,身高在1.75米以上,最好長得像韓星。”

  ——活動參與者、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女生葉紫

  第一次約會,就花去了近200元。“感覺她不是很真誠,只是圖好玩吧”。

  ——活動參與者、文學院男生周軒

  2014年“光棍節(jié)”(11月11日)至今,湖北大學校園內(nèi),35對男女生上演了一場行為藝術——“模擬情侶”。他們在10天時間里以“情侶關系”相處,并需完成每天互道早晚安等“規(guī)定動作”,留下愛的紀念。

  10天過去了,超過一半的“情侶”中途就已宣告“分手”。堅持下來的,有人說,收獲不小。

  大學生的婚戀觀,在此活動中初露端倪。眾說紛紜中,記者采訪了部分當事人,也詢問了婚戀專家、高校老師的說法。

  社團招募“模擬情侶” 150多人報名

  “雙十一來襲,你還單著么?你已經(jīng)走過了將近20個年頭,是否還是沒有嘗過戀愛的滋味呢?是否見到異性不敢表達內(nèi)心想法呢?那么下面機會來了!心理衛(wèi)生協(xié)會即將舉辦為期10天的模擬情侶活動……”“光棍節(jié)”前夕,“模擬情侶”的招募公告,在湖北大學的學生QQ群中廣為傳播,撩撥著青春萌動的心。“很多大學生不善與人交流,平時的圈子僅限于同學和室友,不少同學大二了,還認不全班上的同學,再別說外班外系的同學了。”校心理衛(wèi)生協(xié)會(以下簡稱心協(xié))會長、教育學院大二女生寧瓏說,協(xié)會希望借這種形式提供一個交流平臺,同時幫助大學生培養(yǎng)正確的戀愛觀。

  很快心協(xié)就收到了全校90余名男生、60余名女生發(fā)來的報名郵件,以大二學生為多。社團指導老師考慮到安全問題,要求心協(xié)控制規(guī)模,最后隨機配對了35對情侶。

  寧瓏介紹,11月10日晚上,社團成員以郵件的方式告知學生配對者的信息,并給每一對安排了任務,如每天互道早晚安(表白“我愛你”),互贈寫著內(nèi)心話的明信片,手牽手(騎車)逛一次校園,一起去圖書館自習,逛超市等等。按照要求,情侶們每完成一個任務,都要用手機拍照,留下“愛的紀念”。

  50%中途分手

  不少“外貌協(xié)會”見光死

  11日中午,商學院女生朱曼在第一次“約會”后,便終結了情侶關系。

  “我和男生約在圖書館前見面。那男生挺高挺帥的,見面后我們都有點尷尬,過了幾分鐘,男生便找理由走了。”事后朱曼得知,那男生失戀不久,想通過“模擬情侶”早日擺脫失戀之苦,但是朱曼的形象與男生要求有差距,于是他逃了。

  “太沒紳士風度了!這樣做很傷害人的。”朱曼說,她參加活動的初衷就是想多結交同齡人,但這個男生讓她做普通朋友的意愿都沒有。

  記者采訪發(fā)現(xiàn),在報名的男女生中,“外貌協(xié)會”不在少數(shù),男生多半希望女生漂亮溫和,女生同樣希望男生高大帥氣。

  10天里,政法與公共管理學院女生葉紫也只和“男友”見過一次,“我希望第一次戀愛的男生要高大帥氣,身高在1.75米以上,最好長得像韓星。”因為配對的男生與葉紫的憧憬相去甚遠,形象不錯的葉紫單方選擇“分手”,刪QQ、不接對方打來的電話。

  也有因“談感情傷錢”而迅速分手的。文學院男生周軒說,第一次和配對女友約會時,對方居然叫來了一個寢室的姐妹,幾人嘰嘰喳喳地要他請客,結果第一次約會,他就花去了近200元。周軒來自農(nóng)村,如此大開銷的“戀愛”讓他吃不消,這次約會后,周軒便沒有再主動聯(lián)系,“感覺她不是很真誠,只是圖好玩吧”。

  寧瓏介紹,從追蹤的情況看,情侶們提前“分手”的占到一半以上,不愿再繼續(xù)走下去的理由主要有:沒感覺、形象不合適、聯(lián)系不上、學習太忙沒空繼續(xù)等。

  50%堅持到底內(nèi)向女生變得敢于表達

  教育學院大二女生陳穎,和“男友”小戴堅持到了最后一天。長發(fā)低眉,說話聲音柔柔的,陳穎是個典型的文科女孩。平時很少主動與人交流的她,在室友鼓勵下報了名。

  分配給她的“男友”是一名學民樂的藝術系男生。平生第一次約會,陳穎滿懷期待,精心地化了妝。兩人見面第一印象不錯,隨后便一起吃飯,圍著校園閑逛聊天。“我第一次和男生說那么多的話,我們聊自己的生活、興趣。”陳穎說,10天里,兩人見過四次面,一起去食堂吃飯、去圖書館看書是最常見的約會內(nèi)容。

  陳穎說起一個小細節(jié)。有一次兩人校園漫步,她走在外側,差點被一輛汽車擦到,男生卻不太在意。細膩的陳穎覺得,這個男生不太關心女生,沒有她需要的“安全感”。

  10天的模擬生活結束,對于兩人是否繼續(xù)走下去,陳穎不置可否。不過她坦言,這10天里,她的心情不錯,變得敢于表達了,“有事會主動說出來,不會凡事悶在心中,多一個朋友也挺好的。”

  對于那位男生,陳穎希望他將來面對自己真正的女友時,會懂得呵護。

  電話叫起床、牽手、說“我愛你”

  規(guī)定動作“沒勇氣完成”

  對于活動布置的“規(guī)定動作”,如電話叫起床,陳穎坦言沒有勇氣去完成。她的“男友”選擇了用明信片“示愛”的任務。第一次約會后,男生送給陳穎一張明信片,上面寫著一首很長的詩。“……在一陳山水里,將溫暖的韻律幸福綿長……”男生將陳穎的姓氏融在其中,讓她的心跳得厲害,陳穎說,這也算是她接到的第一封情書了。

  陳穎說,在相處的10天里,她和男生選擇完成的任務無外乎去圖書館自習、逛校園,“不用花錢,又不麻煩。”

  10天里,這對“情侶”沒有牽過手,“我愛你”三個字更是不曾脫口。

  記者采訪了解到,在完成任務方面,多數(shù)“情侶”選擇了校園散步、逛超市、去圖書館等,因為最好操作,且沒有大的開銷。

  有人渴望灑脫有人充滿疑懼有人計劃畢業(yè)就結婚

  女大學生看婚戀:憧憬并迷茫著

  武漢大學新聞專業(yè)女生劉敏靜說,身邊朋友言談中都是對于愛情的期待和憧憬,但究竟如何經(jīng)營愛情,如何看待婚姻,她們多數(shù)都處于迷茫狀態(tài)。有的女生欣賞《欲望都市》傳遞的灑脫愛情觀,有的則因為父母離異認為愛情和婚姻都不可靠,決定自己一個人走下去;而她自己已經(jīng)有了男友,如果男友畢業(yè)后能夠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就馬上結婚。

  連日來,記者通過湖北大學、武漢大學、江漢大學等高校的學生社團,對200名大學生的婚戀觀進行了調(diào)查,結果顯示,這群90后大學生的婚戀觀,很受家族婚姻狀況的影響。在選擇戀愛或者結婚對象時,品德、學歷背景和家庭背景被列為最看重的選項。

  而女大學生對于婚戀普遍出現(xiàn)了兩極分化的情況:即一種是希望畢業(yè)馬上能結婚的“恨嫁族”,她們認為年輕就是資本;另一極端則是被社會關注的“剩女”,不打算草草打發(fā)自己。

  -觀點

  對于這一場行為藝術,寧瓏聽到了不同的聲音,有人認為對婚戀不夠尊重,存在不當?shù)陌凳竞鸵龑В€有人認為這樣的舉動會讓大學生分心,影響他們的學業(yè)。

  心協(xié)會長:活動目的不在撮合在體驗

  寧瓏說,活動的目的不在于撮合,而在于讓不善于交流的大學生們主動走出來,去交流和體驗。

  寧瓏認為,任何事件都會有反對的聲音,但只要這個活動有意義,她和伙伴們就決定辦下去。

  心協(xié)負責老師孫維燕表示,這項活動獲得的關注度,反映出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渴望與異性交往的心理狀態(tài)。她認為,通過模擬情侶的活動形式增進對對方的了解,在戀愛中學會與人相處,培養(yǎng)體察和關愛他人的能力,有利于我們建立更好的人際關系。

  高校老師:婚戀教育課程少,因為敏感

  武漢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、高級心理咨詢師關一鴻對于模擬情侶的做法,并不贊同,在她看來這樣的舉動尚顯幼稚,“婚戀是一門大的學問,是嚴肅認真的話題,不容兒戲”。

  關一鴻說,大學生的婚戀教育應該從18歲開始,但大部分學生接受的正規(guī)戀愛和性的教育非常少,大部分是通過尋找報刊和音像制品獲得這方面的內(nèi)容,所得知識比較偏頗,會影響將來的戀愛、婚姻質(zhì)量。

  武漢一名高校教師介紹,雖然大學生可以結婚,但是由于在校園里談到戀愛和性都覺得很敏感,所以真正的婚戀教育類課程非常少。(應學生要求,文中模擬情侶學生均為化名)